金门战争作为前史,已曩昔70多年了,但无数个疑团和不解还仍然萦绕在人们心头,先后开释三批战俘回大陆,那些人回来后遭受怎么?(文末附视频:① 纪录片《轰击金门》;②《金门战争奇观回到大陆的两位老兵》)
在登岛的万名将士中,4千余人战死疆场,5千余人被俘。其间,有些自愿参与戎行,千余名鉴别后放回大陆。
1950年7月18日第二批是最大批,共529名,从台北上火车到基隆上船,7月22日到大陈岛,然后用登陆艇和小舟送头门山岛。
俘虏们派出两名干部,其间一名是西北野战军作战科科长潘国杰,他俩回大陆联络。
驻浙江临海县驻军21军得知后,当即派出5条机帆船迎候归俘,归俘被会集在杭州古荡7兵团政治部款待处。
第三批387人于1950年12月11日脱离战俘营,从台北抵达基隆,当即上船,这次不开往大陈,而是开往福建滨海,12日抵达马祖岛,然后白犬岛,13日分头上了渔民渔船,几个小时后,便在福建长乐连江滨海一带涣散登陆了。
第三批归俘有的被28军接纳,有的被巡查民兵捕获,当即送派出所、公安局,随后一切归俘们都送到10兵团福州款待所。
这仅仅最大的三批,今后零零星星又放回一些,最终一名回归的金门战俘,是253团一营一连的许道位,他于1956年1月,与一批南日岛战俘一同回归。
900余名归俘回来后,先后在杭州、福州成立了归俘集训队,不久将131名副连以上军官送南京,由华东军区政治部检查。第二批排以下干部兵士在杭州承受检查,第三批排以下在福州承受检查。
先医治、疗养,一个月后开端有用学习。学习分三个阶段,开端了回归后的漫漫征程,那是比战场更难熬的时空。
惋惜我国和美英等西方国家价值观念彻底不同,在我军看来,战俘便是叛徒,所以一切战俘开端了三个阶段学习。
第一阶段,是政治教育阶段,包含时势教育,“时令”教育等内容。学习文件、报纸,听陈述,针对战俘在台湾遭到的政治教育,展开专题讲座,使战俘辨明理论对错,进步醒悟。
“时令”教育让战俘听了脸红心跳,听陈述、看电影,对照“钢铁兵士”李大钊、瞿秋白等先烈的勇敢业绩,想想自己,绝大多数人都深感羞愧,原先觉得冤枉,“为什么领导不来解救咱们”的主意都抛到无影无踪去了。
第二阶段是中心、要害,也是集训的主题,叫启示检讨阶段,召唤“忠诚率直、深入检讨、互相协助”,办法是个人检讨与小组检讨相结合,安排上全方面了解,鉴别资料,严厉检查,作出定论。
人的求生赋性、利己的赋性,在此阶段中光秃秃地露出出来,不论在台湾体现好的仍是坏的,都拼命揭露别人,使尽全身本领,互相攻击、揭露,夸张、烘托、无中生有,以求体现好、自保,免除死刑和牢狱之灾。
其间最为典型的,便是原244团政治部主任孙树亮,本来也是归于脆弱分子之一,此刻成了活跃揭露的标兵。
孙树亮使用学习队副队长的身份,通过诬害别人来洗脱自己,成果许多归来人员都被判刑,连被称为“最固执分子”的251团副团长马绍堂也被判处5年徒刑。
而孙树亮却没有遭到任何惩办,这激起了归来人员的公愤,纷繁检举孙树亮在台湾脆弱的行为,成果孙树亮也被判处5年徒刑。
根本整出端倪后,开端采纳举动,1951年7月21日,指令将归俘“会集”在华东军区政治部第二干部款待所。
归俘们屏气敛声,静静安坐,都知道军法处来人,大规模拘捕开端了,不知轮到谁。院里停了好几辆车。
过了一会,开端点名:徐惠良、于守全、张连升、汤秉辉、阎平阶、黄景新、李同顺……一排长长的名单。
1951年6月,第一批枪决的两人,253团3营营长李子元,251团副连管理员窦永礼,被押到南京水西门外,江东门镇后的刑场,履行枪决。
刑场上保镳威严,两口棺材一字排开,听说因念他们曩昔对革新有功,由安排出头备棺安葬。
李子元在金门战争中,于10月25日下午被俘,其时尹俊18师保镳营猛攻林厝,李子元带领3营守在林厝东边高碉堡邻近地堡里,打退敌方二次进攻。
18师第三波次冲上来的时分,李子元他们弹药打光,再打便是白白送死,李提早西方化,高叫:“别打了,缴枪了。”带领身边仅剩的17人放下兵器,缴出轻、重机枪各一挺,卡宾枪十余支,还有贴身带着的作战指令、作战草图等物。
其时除了3营兵士外,253团1连副连长郭阿堂也在其间,也随李子元一同屈服。
李子元是泰兴人,1940年入伍,一步一个台阶,从兵士当到营长,一切战友都对他形象不错,在战俘营体现也不错,仅仅提早思想解放,战场屈服,被认为是罪不行赦的叛徒,第一批被枪决。
连级干部窦永礼,1937年入党、入伍,通过八年抗战,三年国共战争,刀光剑影,6次挂彩,是三等残废,当过战争英雄、出产榜样。
战争完毕后,坐在海滨等敌人来俘虏,后来进古宁头联络领导,左顾右盼找不到人,刚喊了一声“刘团长”,就引来一枪,从速钻进一间民房里,敌兵追来,在门口把枪栓拉得哗哗响,大喊“看见你了,还不从速出来,缴枪不杀,国军优待俘虏。”
老窦高举双手,走了出来,束手待毙。这在我军看来已是叛徒,后来到了战俘营,还协助国军指认干部,监督干部,自然是罪不行赦,第一批枪决名单也就轮到他了。
傅作义在北平起义后,部下一张姓连长不满,他会开飞机,驾驭小型军用飞机一架,飞往西安。
其时西安已在西野操控之下,张连长被我军擒获,西野作战科科长潘国杰觉得新鲜,要过飞机瘾,拉着司令部作战顾问洪亮(特别人才,懂几国外语),上了这架飞机。
成果满脸络腮胡子的张连长飞往台湾,潘国杰和洪亮成了从空中掉下的两个高档战俘,与金门战俘关在一同。
假如说营长李子元自动带队屈服,属非杀不行,那么其别人为何需要杀呢?让咱们细细来看。第二批枪决人员共四人,于1951年9月28日下午一点履行,地址仍旧是南京水西门外、江东门镇后的刑场,保镳威严,四口棺材一字排开,对着徐惠良、张连升等三名金门战俘,和一名斗胆岛战俘(估量是带领部队屈服的营长包成)。
徐惠良是29军军部顾问,浙江宁波鄞县人,16岁参与新四军,金门战争时是29军司令部顾问,十分精明强干,登陆后一向为自己争着来金门而悔恨,两天来屡次徜徉于海滨,想方设法要回大陆。只要能回去,哪怕受处置,也比在金门打死强。
便找了位船老大,软硬兼施,求船夫开船,船老大说,白日有飞机、军舰,晚上必定送你们回去。
下午三点,身边没有战争兵了,徐心思发慌,跑到王剑秋那里,看到打得凶猛,所以又跑到东边,和82师245团一个小卫生员一同胡乱打枪,打了两下,枪不响了,两人又急又怕,把枪扔进海里,坐在石头上商议,四目相望,泪水长流。
徐说,爽性自动跑到那里去屈服,反而不会杀咱们。他站动身就走,小卫生员也静静跟上。
“咱们两人一同向东边跑去,在路上拾到一支步枪,心想假如交给对方,他们会信任我是原俘虏兵,被逼才华共军的。
半路上,一个敌人在高高的岸上挥舞步枪大喊‘缴枪’,咱们摇摆帽子,表明屈服。因海岸太高,只得绕着往上走,通过海滩边上,看见一条船,船上跳下与我一同来的军部报务员汤德里、张国弟和五六个运送兵。
他们问我情况怎么,我说:‘完了,打也是死,不如随咱们一同早点投曩昔。’他们听后也赞同了,所以一同走,254团小卫生员走在最前面。
走了20多米,一班敌人叫‘站住’,我和小卫生员摇帽子表明屈服,在一个凹坑处缴了枪。此刻约为26日下午4点,地址在林厝西北海滨。”
他白当了多年军部顾问,连这个根本政策都不明白,能够广大、优待敌人战俘,但决不会广大自己的被俘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