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菱:近悦远来传承才是奢侈品
发布日期: 2024-11-26 23:52:07 来源: 烤箱

  在“传承之美——2024上海智慧女性读书讲坛”上,“跟俞菱逛马路”的创始人、著名自媒体人俞菱作为嘉宾,发表了主题演讲《上海小店:对城市记忆和城市文脉的守护与传承》。

  “整个世界都是靠马路联系起来的,而我们逛马路最想看到的,除了每座城市的知名景点,还有那些老街上的百年老店——巴黎、东京、纽约、上海莫不如此——抵达上海的人,都想看到有人文故事的建筑,看到上海特色的小店,看到海派文化。”

  虽然看起来柔弱纤瘦,说话也细声细气的,可是逛起马路来却能日行万步,健步如飞——俞菱是逛马路专业户,自称“6岁就开始逛马路”,而且7岁练芭蕾,9岁学习花样游泳,所以“弱质纤纤”只是表象,实际上脚力极佳。

  小时候她常去逛四川北路,每到周末都去,印象最深的是食品店,有四新汤团、一定好食品厂、虹口糕团店,还有牛肉煎包鸡仔饼,每次逛街,饼干零食总归是要大包小包往回带的,藏到家里的零食箱子去,箱子装满的那一刻,心灵也格外扎足。

  2000年从上戏毕业后,她进入刚刚创刊的周报《上海壹周》,负责撰写时尚栏目“搜店”——每周搜索一家有特色的小店,“逛马路”从此成了她的职业。

  那是纸媒的黄金年代,也是上海小店的高光时刻,俞菱以时尚编辑的眼光,一边遍览全球时装秀,一边寻觅上海马路上的独到小店。“刚开始的时候,是一家一家去挑。做了五六年之后,好像开始有一种本能的反应,走过路过扫一眼,就知道这家店是否值得进去一探究竟。”

  从栏目记者、时尚编辑做到《上海壹周》的时尚总监,巅峰的时候,俞菱天天都在逛马路,而且步速慢慢的变快:“很多人怕跟我一起逛马路的,因为我走得很快,哈哈。”扫一眼就知道一家小店有没有个性,是她多年积累下来的“雷达”,也是她与上海小店心照不宣的默契。然而一旦遇到投缘的小店,她又会“慢”下来,和店主深入交流,“想知道一家店是啥样子,很多时候看店主就知道了”。

  比如新乐路上的“钲艺廊”,一家已经经营了18年的上海小店,代表作是“海上砖”系列,每一片“海上砖”都记录了一栋上海历史建筑——武康大楼、外滩和平饭店、南京路国际饭店。“像钲艺廊这样的小店在上海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是城市记忆、城市文脉的守护和传承者。”俞菱说,“钲艺廊的老板叫王臻,典型的上海人,用海派思维做事情。他祖上是浙江人,书香世家,家里还有藏书楼,对民间传统文化从始至终保持着敬畏和尊重。”

  又比如武康路上的“盛唐牡丹”,创业16年来从始至终坚持手工制作,在流水线成衣遍天下的时代,将东方审美和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密密缝入每一件衣服。“创始人Sara出生在苏州,祖上是江南纺织品世家,三代从事面料生意。从小耳濡目染,对中国手工艺和高档面料的珍惜被印刻在了她的基因里。盛唐牡丹从衣服到藤编包包,都是一针一线缝出来,独一无二的。她本人也像唐朝仕女一样。”

  还有绍兴路上的“瓦尔登湖”,店主向芬芬是个文艺女青年,原意是想带着自己创作的小说,到出版社云集的绍兴路来谋求出版的,没想到阴差阳错成了店主。“瓦尔登湖”虽然是一家服装店,却独辟蹊径,设置了公益书吧,有满满一墙壁的梭罗名著《瓦尔登湖》,中外版本超过200个。在她的店里即使不消费也可以坐下翻书,喝喝咖啡茶水。“她是沈从文的湘西老乡,从小四代同堂,家里有专门一间房是留给过路客商免费留宿的,因为她的曾祖母说,大山里没有酒店可以落脚。这也是一种家族传承。”

  很多到田子坊去玩的人都会记得那家开了很多年的家居店“CASA Pagoda”,“店主是荷兰人菲利普,光是看他的橱窗就已经太美了——店里有店主从世界各地淘来的美物,逛这家店你不仅能吸取很多布置灵感,还能知道他走过世界上多少路。海派文化中西合璧、兼容并蓄的特征,在上海小店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3年,俞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100家上海小店》,能入选的,都是有自己独到个性的小店,在俞菱看来,相比旅游景区千篇一律的“网红店”,这些小店才最能代表上海,不跟风,不复制,自成一派。

  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参观人数超过7000万。很多来到上海的游客,手里都捧着一本俞菱的书,按图索骥,寻找其中的小店,一一打卡。她的《最不能错过的上海小店》还被出版社再版两次。

  前些年第一次采访俞菱时,一见面,我俩刚提到《上海壹周》的往事,她就说:“当时我想在《上海壹周》做到退休的!”

  可惜,创刊15年后的2015年,《上海壹周》走到了终点。现在回想,俞菱逛马路事业的全新出发点,其实是她的失业。失业后,她自己创业,开始了“跟俞菱逛马路”的公众号创作。从2014年底开办至今,她本人也快成为一家上海“10年+”的老店了。

  曾经报社时尚总监的生涯,为她积累下不少时尚圈的人脉。“跟俞菱逛马路”创办后,俞菱邀请到100位明星嘉宾一起逛了上海的100条马路——有超模秦舒培、环球小姐罗紫琳、泸沽湖女人杨二车娜姆、明星童蕾、香港艺人李彩桦、歌手黄龄、金牌编剧王丽萍等。“她们跟我一起逛上海马路,为上海小店背书,让上海小店成为城市记忆和城市文脉的一部分。”

  公众号十分成功,阅读量也经常“10万+”,甚至“100万+”。回首往事,俞菱并不感觉自己“转型”了,“我还是在逛马路,内容没变,只不过发布形式从报纸转到了网上”。

  她的书还在一本接一本地出,都是关于上海小店——《上海小店物语》(2003),《搜店》(2004),《最不能错过的上海小店》(2010—2012),《上海50条马路50家小店》(2018)……从这前后6本书里,能看到的不只是上海小店的此起彼伏,也能看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时尚潮流今昔变迁。“写第一本书的时候,很多国际大牌还没入沪,上海小店在慢慢萌芽;世博会期间是上海小店的美好时光,我的书在全家、711等便利店都有出售;到后来互联网经济日渐发达,实体小店开始滑坡。”俞菱说,“巅峰的时候,很多上海小店在全球都有分店,比如盛唐牡丹,全盛期在加拿大和旧金山都有分店。”

  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这些年的确有不少“10年+”小店不得不告别舞台,但他们曾经的存在,依然为这座城市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这记忆不仅属于城市,也印刻在个人心上——俞菱聊起他们仍是如数家珍。

  “我采访的第一家店、第一个人就是‘瀚艺旗袍店’的褚宏生先生,他从15岁学生意开始,做了八十几年旗袍,当时已经九十多岁。他为影后胡蝶亲手特制的旗袍,曾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览。镇店之宝是名为‘凤蝶’的旗袍,灵感源于中国皇家首饰点翠工艺。还记得,当时正在给客人量体裁衣的褚老先生突然说,别动!于是,我的逛马路系列文章就这样开头了。”这位“上海滩最后的裁缝”,在海派旗袍店云集的长乐路上开店多年,但后来不得不离开长乐路(在安化路保留了工厂店)。

  “还有曾经开在田子坊陈逸飞先生工作室旧址对面的‘金粉世家’,樟木箱里收纳着整个海派服饰博物馆,这是一个老克勒的海派旗袍故事——店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建筑结构设计师,选择女性的旗袍实现自身的海派梦想。”俞菱说,“2002年的田子坊还是上海的普通大杂院,有菜市场、库房,稀稀落落的工作室,还有‘金粉世家’——它的著名邻居是陈逸飞、尔冬强等。”

  而尔冬强开在绍兴路上的汉源书店,也搬到了陕西南路,变成了汉源汇。2020年,曾经上海的这一座“文化客厅”就此落幕了,但那些店主悉心收集来的巴洛克风格的雕花木柜、法国古典雕花木圈椅、古朴的手摇电线mm电影放映机……仍然留在记忆深处。

  “我想我们也不会忘记福州路的书香,在两栋建筑中间的弄堂里,曾经有一家开了40多年的‘汕头书屋’,店主是一对老人,像处在历史的夹缝当中,在新旧媒体的夹缝中,在冬寒与春暖的夹缝中,替上海守候一家杂志店,守候曾经灿烂辉煌过的一本本纸面上的生活。”

  虽然看起来柔弱纤瘦,说话也细声细气的,可是逛起马路来却能日行万步,健步如飞——俞菱是逛马路专业户。

  那些熬过了坚难困苦、在时代潮流反复冲刷下依然幸存的小店,究竟有什么秘诀?俞菱说,没有太多秘诀,挺住就是一切。

  对很多小店来说,房租和用人成本是最大的两项支出。疫情中,部分小店获得了免租政策优惠,得以幸存;还有的小店,断臂求生——大房子搬到小房子,闹市区搬到郊区,两家并一家,依然不愿放弃。“很多都是开了10年+的老店,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已经有成熟的产品,有自己的老客人,什么都齐全了,东西也特别有特色,才能那么久地保留下来。所以我们从始至终说,要保护10年+的小店,他们都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也很能代表这座城市的记忆——试想,如果全世界的游客来到上海,逛来逛去看到的都是连锁品牌,那我们的特色又在哪里?”

  创业的经历让俞菱看到线上销售的契机,她走进一家家“10年+”小店,手把手教店主开直播。“一开始特别累,有的店主不熟悉线上,播一次两次,觉得没人看就不播了。”后来她索性自己开通了视频号做直播,把小店的多品类集中在一起做线上销售,试运营下来,效果还不错。

  “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线上结合线下正在成为慢慢的变多商户的选择,不只是小店,大型连锁店也是如此。”很多“10年+”小店店主和俞菱都是相识十年以上的老朋友了,彼此一拍即合,但俞菱也觉得,这种线上带货的方式,“是在以杀死上海小店的方式来抢救上海小店”。她很希望,线上经济不要完全取代实体店,“别宅,去逛”。

  2016年,她发起了“世界逛马路日”活动,“人和人之间需要面对面交流,而马路是最好的场所”。半岛酒店把自己最好的舞台——直升机专用停机坪拿出来,免费供“世界逛马路日”活动使用。“世界逛马路日”和“上海小店年度榜”的颁奖活动,多年来都在这里举办,“我们要让上海小店店主也登上上海的大舞台”。

  前几年,为帮助上海小店渡过难关,俞菱组建了“世界的市集”微信群,一年办了26场,近百家优秀上海小店从中受益,收获的不仅是艰难时刻宝贵的现金流,更是坚持到底的信心。

  这个微信群里还有明星组员,一直为小店的存续出谋划策。比如上海演员马伊琍,她在群里说:“我觉得要谢谢你们每一个人。你们有的人可能是上海人,有的可能是从别的城市过来工作的,但是一定是由于大家热爱上海,热爱每个街角,每个阳光沐浴后的小店,可以给我们大家带来一个温暖的有温度的上海,所以大家才会这么热情地来支持小店。希望小店的店主可以坚持到底,我们也会一直支持小店。”

  “2022年,在上海开了30年的‘王记葱油饼’,因为愚园路局部整改不得不搬离。老板王永新找不到铺面,急得不得了,嘴上发了一个老大的泡。我们第二天就在公众号写文章,后台收到了华住集团潘总的留言,积极让我们选了很多地址,王永新也跟我们大家一起去,一家家数人流量,最终落脚在襄阳南路建国路。”俞菱说,“马伊琍老师也给我们很多帮助,你看,这是她和王师傅在店门口的合影。”

  现在的愚园路上,“老伯伯内衣店”既是一家老店,也是新网红——每天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即使是以不穿秋衣秋裤自诩的年轻人,路过了也得去老伯伯那里买两套内衣。足见商品不只有使用价值,也有情绪价值。“在实体店里买东西不像网购,会有故事的,当时跟谁在一起,在哪条马路上,事后回想起来都会觉得更珍惜,东西也会用得更长久一些。”

  在论坛上,俞菱还向观众展示了6本“世界百年老店巡礼”书系,“这些书我读了6年,书里写了东京、巴黎等城市数百家百年老店,这些店都还活在城市生活中”。

  曾经有一位上海店主,带着俞菱在一个下午逛了东京日本桥的十几家百年老店。“印象最深的是一家‘海老美术馆’,店主可以说是富豪,在这种黄金地段拥有一个8层楼房,但他还是天天在店里,古董和艺术品一天也卖不掉多少,但他就是从早站到晚——他已经是这家老店的第八代传人。”

  这家店让她想起远在巴黎的另一家百年老店,百年来只做鱼子酱。“有人说鱼子酱是奢侈品,但店主说,鱼子酱不是奢侈品,家族的传承才是奢侈品。”

  出国旅游时,俞菱也会关切街头的小店。“不是只有高楼大厦才是城市的记忆,城市记忆可以很个人化——去一个地方旅游,看到上次来光顾过的小店还在,也会很有亲切感。”每次去日本京都,俞菱都会光顾一家名叫“一文字屋和辅”的千年老店:“老店千年来只卖一种食品:烤麻糬,每份人民币30元左右,茶是免费送的。这家千年老店传女不传男,慢慢的变成了京都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吸引了全球各地像我这样的百年老店探访者抵达打卡。当地还会组织游学,把它作为教育基地,更体现了对老店的珍视。”一去再去,吸引她的已经不只是麻糬的香味,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记忆。

  在俞菱看来,上海也有不少这样让人念念不忘的小店。“比如钲艺廊的‘海上砖’,每一块砖头都是对上海城市记忆和文脉的守护。海派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具体的,融入生活细节的。还有曾经开在福州路上的Suzhou Cobblers,手工制作被伦敦V&A博物馆收藏的精致绣花鞋,很多客人都会慕名而来。——小店能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理由,一代代传承下去,成为城市软实力坚硬的一部分。”记者|阙政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